


2025年3月,美联储FOMC会议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并放缓缩表步伐,此举反映出其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这一政策信号与特朗普政府的系列政策共同构成了当前原油市场的复杂逻辑框架,国际油价持续面临下行压力。
尽管美联储暂停加息本应缓解经济衰退担忧,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组合,包括推动能源增产、加征关税及寻求弱美元目标,导致原油市场的供需失衡与政策矛盾进一步加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首次明确提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显著”,暗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延缓通胀回落,进而影响未来美联储的降息节奏。这种矛盾性政策环境加剧了市场对“滞胀”的担忧,削弱了原油市场的长期需求预期。
与此同时,美联储将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2.1%下调至1.7%,核心PCE通胀预期上调至2.8%,反映出其对经济动能减弱的担忧。美国衰退预期的强化直接抑制了原油消费,尤其是工业与运输领域。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下跌超30%,显示出航运活动疲软,印证了需求端的结构性疲弱。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组合从供给端进一步施压原油市场,形成双重挤压效应。一方面,其主张通过放松能源行业监管、开放阿拉斯加勘探等方式推动传统能源增产,试图压低油价以控制通胀。摩根大通预测,若政策落地,美国石油日产量可能增加至300万桶,长期均衡油价或降至70美元/桶。当前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已跌破70美元/桶,进一步压缩企业增产动力。另一方面,OPEC+计划2025年每月增产20万桶/日,叠加美国、加拿大、巴西等非OPEC 国家增产(合计约55万桶/日),全球供应过剩预期持续升温。若美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解除制裁,布伦特油价可能再跌5~10美元/桶。
需求端依旧疲软。随着航煤与汽油消费旺季结束,原油进入库存累积周期。截至3月1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大幅增加174.5 万桶。中国山东地炼开工率持续低迷,进一步加剧全球需求前景的悲观预期。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虽旨在保护本土产业,但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高盛已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110万桶/日下调至90万桶/日。
市场反应方面,当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已从80美元/桶跌至70 美元/桶附近,WTI原油一度触及65美元/桶,创2023年5月以来新低。尽管特朗普频繁释放关税政策扰动信号,但市场反应愈发平淡,表明“供应过剩”逻辑已被充分定价。CFTC数据显示,2025年2月投机者净多头持仓规模创多年新低,WTI原油未平仓合约降至2024年11月以来最低,反映出看涨情绪消退。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转向高股息能源股避险,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可能引发原油阶段性反弹。
展望未来,原油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政策预期与市场现实的博弈,这将主导价格波动节奏。短期内,OPEC+增产、美国页岩油边际增量及需求疲软可能使布伦特原油测试65美元/桶支撑位,但潜在上行风险来自地缘冲突(如中东局势升级)或OPEC+意外深化减产。中长期来看,EIA预测2026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将扩大,美国产量或增至1370万桶/日,迫使OPEC+放弃挺价策略,长期油价中枢或下移至60美元/桶。总体上,油价重心下移趋势仍将延续。
微信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本文标题:需求端依旧疲软 油价重心下移趋势仍将延续
本文地址:https://www.toodudu.com/article-133250.html
联系电话:400-880-7283
联系邮箱:info@toodudu.com
本月热门阅读
- 1 天胶价格在回调到位后仍有上行预期和空间
- 2 市场过剩预期主导价格走势 碳酸锂震荡偏弱运行
- 3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 扛起能源保供责任
- 4 焦煤逐渐形成供强需弱 基本面宽松整体格局
- 5 后市需求不容乐观 原油市场供应压力加大
- 6 上半年天然橡胶累库时间或较长 需求决定累库速度
- 7 全国政协委员洪杰:推广房屋体检和维修制度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8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 9 3月动力煤市场和炼焦煤市场走势将有所区别
- 10 供大于求格局难改 PTA价格反弹高度或受限
为您推荐
- ¥45.00/kg
- ¥5300.00/吨
- ¥480.00/吨
- ¥5750.00/吨